0791-77015244
个/性/化/教/育/行/业/领/跑/者
2025/11/08
室温硅橡胶是能在室温下交联成弹性体的一种硅橡胶,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性、电气绝缘性和疏水特性。它制造工艺简单、使用便捷、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且安全无毒无味,广泛用作粘接、密封、灌封和模具制造材料。随着技术持续进步,我国室温硅橡胶的应用已延伸至建筑建材、能源电力(光伏、风电)、电子、汽车、玩具制造、食品、机械、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多行业覆盖、多元化发展的显著特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然而,自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拖累,建筑建材对室温硅橡胶的需求呈现疲软态势,相关消费量逐步下滑,2023年已降至47.5万吨,同比减少5.75%。与此同时,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对室温硅橡胶的需求大幅增长,进一步分流了下游市场份额,导致建筑建材领域在室温硅橡胶下游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削弱,其消费量占比从2019年的60.55%逐步下滑至2023年的35.45%。
3.光伏、风电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成室温硅橡胶重要增长动力,带来广阔增量需求
近年来,光伏、风电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室温硅橡胶行业重要的增长动力,为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新兴增量需求。
在光伏领域,室温硅橡胶是光伏组件生产的关键辅材,主要承担组件的粘接固定与密封封装功能。近年来,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室温硅橡胶行业带来强劲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23.25GW,同比增长81%。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已达到2019年规模(204.2GW)的5倍以上。
风电领域同样是室温硅橡胶的重要需求场景,其主要应用于风机部件密封、叶片粘接及电子元件灌封等环节。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为室温硅橡胶行业带来可观的需求增量。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5367万千瓦,同比增长22.1%;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装机容量为57487万千瓦,已超过2020年规模(28153万千瓦)的两倍。
室温硅橡胶凭借良好的粘结强度、常温易成型、无需加热固化等优势,在汽车领域主要用作车灯密封、挡风玻璃及侧窗填缝的专用结构胶,还可通过结构粘接替代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简化生产工序并减轻车身重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因电池包封装需求,对室温硅橡胶的用量大幅增加,新增需求集中在电池包结构件固定、上下壳体与电芯的连接密封,以及壳体的防水防尘保护。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对室温硅橡胶需求快速放量。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从供给端来看,近年来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产能从2019年的134.1万吨跃升至2023年的24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37%;同期产量从97.8万吨增长至142.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3%,增速显著低于产能扩张水平。产能扩张与产量增长的不均衡,使得行业产能过剩现象逐步凸显,产能利用率随之持续下滑,从2019年的72.93%降至2023年的58.07%,行业供给端面临一定的结构性调整压力。展望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及环保、技术标准不断完善,部分技术水平落后、成本控制能力弱的低效产能或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推动行业供给结构向高质量方向优化。